教师的工作总结

时间:2025-04-19 00:14:14
【精华】教师的工作总结集合9篇

【精华】教师的工作总结集合9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的工作总结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1

大杨树第四中学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检查,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上交情况。按学校要求,教师要在3月7日前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并按时上交。截止3月7日,没按时上交的有11人,在教务处督促下,3月10前11人补交齐。没按时上交的原因:

1、部分音体美和不考试学科教师没有接到教务处下发的表格。

2、部分教师因工作特殊或请假等原因没能及时填写。

3、个别教师本身就不想做这项工作。

二、质量情况。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学科特点和教学成绩认真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并能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大部分教师的计划制定有比较具体,有实效性,可操作性强。但是部分教师主观上没有认真对待,行动上应付了事。有抄袭别人的,有别人替写的,有文不对题的,有部分栏目空白的,有全篇不超过50字的,有字迹过于潦草认不清的,有句子不通顺的等等。

学校布置的每项教学工作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和精心挑选,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必做的工作,希望广大教师能站在为学校负责、为自己负责的高度上,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真抓实干,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任务。为了减少以上类似问题的发生,在以后的检查中,学校将借鉴杜郎口中学“问题暴光”的方式,鞭策后进。

三、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能认真查找教学过程中存问题,找出来的问题很多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现将各位教师查找出的部分问题汇总归类如下:

1、学生知识点记忆不到位,遗忘率过高。

2、备课不够充分,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按排和问题处理不到位,导致课效率不高。

3、和学生交流的细心和耐心不够,导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不好,对后进生帮扶不够。

4、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佳,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

5、学生不会学习,大多数学生学习没方法,学习效率极低。

6、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7、盲目大搞题海战术,不重视习题的质和量,训练效率不高。

8、成绩差的学生作业偏难,导致部分学生因不会而抄作业。

9、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兴趣点不在学习上,课下时间是在网吧和游戏中渡过,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能靠抄,抄作业现象严重。

10、学生上课走神和睡觉现象不容忽视。

11、有的学科进度过快,学生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

12、老师对作业检查的力度不够,要求不严,评价不到位,作业出现的问题纠正不及时,个别辅导跟不上。

13、边缘生个别辅导时间不够,外界力量借的不够,耐心程度不够,思想工作做的不够,针对性不够。

14、学生读书少,语文“名著导读”题得分率低。

15、片面机械训练是低效劳动。

16、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连续性,能力没形成之前半途而废。

17、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

18、下午七、八节课经常被占,进度不齐,影响教学时间。

19、学生学习没有大目标,也没有小目标,没有精神动力和学习激情。

20家长课下对学生的学习监管力度不够。

21、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现象存在。

22、堂清工作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实效,日日清工作不到位,老师参与时间较少。

23、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过差,部分学生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4、考试心理紧张和答题技巧应引起重视。25、英语学科单词积累少,阅读能力差。

26、学生普遍存在手懒不爱动笔的毛病。27学生普遍存在不爱思考,思维不深刻的习惯,见到困难就躲,遇到难题就跑。

28、学生没有吃苦精神,课下复习时间短,题做的少,不用功。

29、有的老师讲的过多,学生练的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不足,也是课堂教学效率过低的一个原因。

30、外地很多好经验没有结合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

四、在教师教学计划中还看到,教师找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现将部分方法和措施汇总归类如下:

1、教师要查找学生错题原因,跟踪训练,举一反三。

2、 “精讲多练”不如“精讲细练”和精讲精练。

3、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物理、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教师自已编题或自已组合习题,挑选符合学生实际的针对性的训练题,是提高训练效率的前题。

4加大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用不断重复、多次强化的方法,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积极和家长联系,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管学生课下学习。

6、备课要精细化,只有课前准备充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用变式训练的方法,提高当堂训练效果和效率。

8、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足20分钟,教师最好在20分钟时间里将主要知识传授完毕,超过20分钟效果不好。

9、加大对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训练,使学生在考试中,会的题不丢分。

10、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11、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是因材施教具体化的好方法。

12、梳理知识点,将知识点纳入整个知识系统中,建构知识间联系的框架,对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帮助非常大。

13、加强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14培优补差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

15、兵教兵是解决日日清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16、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能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7、中、高考要回归课本,强化双基。

18、利用实验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能力。

19、认真研究新课标,新课标是一切考试的总指挥棒。

20、记忆单词和知识点要按遗忘规律,定期复习和重复,重复的力量非常强大。

21、对学习不认真或懒惰的学生应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22、初三堂清的重点是边缘生,边缘生清到位了,及格率就提高了。基础年级堂清的目 ……此处隐藏5699个字……容上完,我经常激发学生要有理想、有斗志。同时在纪律上严格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把事情做好的行为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此为中心,制订主题班会内容。在学生中评选积极分子,如:顾正娅、聂杉、殷翠等优秀学生,树立身边的典型和学习的榜样,宣传先进事迹。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认识自强的意义、认识现在的自我。

第三、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纪律教育。

我对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严格要求,不搞特殊。抓好行为规范,从对小事负责做起;让他们牢记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了大事。培养学生愿意做小事,学会做小事。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以《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每位学生,加强道德规范宣传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自我教育做起,根据本班特点,有目标、有措施,创设自己的特色。重点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纪律严明,创设良好班风、学风。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从对自己负责做起,从自我评价做起。坚持以德育人,搞好班会活动,提高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开展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树班风、创学风、有理想、会创新活动,让他们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第四、注意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尽可能让更多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标,协调各学科教师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弱学科的补救工作,对班上偏科的学生单独沟通,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对双差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联系家长配合教育。本学期在这方面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生转变较大,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此外,加强纪律、卫生、安全等各项检查,努力争创文明班集体。爱护公共财物,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每天晨扫和午扫,严禁乱扔纸屑杂物。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及时做好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和早期预防工作。认真做好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如:贾泽、柳树伟、陈刚、李俊、贾天鹏等重点学生加强沟通、指导、纠正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加强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络工作。对学生情况,我及时家访或与监护人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8

为使我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总则和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以深化“三环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评价为杠杆,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工作模式,优化过程管理,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发展。

2、我校此方案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新课程标准精神。

3、评价的内容为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特别奖惩四个方面,每个目标均根据教师工作情况核算出分数,期末总评。

4、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师代表为成员的考评小组。

二、评价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体现新理念,把握新标准,明确新要求,以扎实的工作态度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激励导向性原则。评价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指导实践。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教师和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性。

3.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性评价的目的重在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终结性评价的目的重在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注重过程评价,及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及失误。

4.民主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力求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达成共识,使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5、可行性原则。教师评价应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三、评价内容及权重

评价实行百分制,每学期综合性评价1次,每学年的评价成绩作为评先树优、晋职晋级、年度考核和岗位聘任的主要依据。考评主要有四大项内容,即出勤情况、师德表现、教学教研、工作成绩、学生及家长反馈。在四项考评中,其权重为:出勤情况15%、师德表现20%、教学教研30%、工作成绩30%、学生及家长反馈5%(实行加减分制)。

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我任教了一年级的1、2、3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数学联系生活。

在孩子们学习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且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赋予太多的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准备课的时候,让孩子找教室的数字,找家里的数字,这样来提高孩子的数感,感受数学现在就在身边。在“认识时钟”时,我通过动手做钟面,数钟面的数字。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在位置学习的时候,说一说你家里的装饰位置等这些都是让孩子感觉数学就在生活中。

二、重、难点的突破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思维又伴随着这动作,在动作中思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学具为教学载体,让数学知识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和培养。

但本学期的重难点,《20以内的计算》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突破,在下个学期一定要让孩子继续突破,提高孩子的正确率和速度。不能让孩子在低年级就阶段留下一点疑问。

三、培优扶差方面。

培优扶差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首先解决学困生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其次,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第三、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帮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家校配合方面。

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爱贝通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让家长成为自己教学的“助手”。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对与实践的课程孩子们掌握了,但下个学期的重难点一定要加紧突破。

《【精华】教师的工作总结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