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说课稿

时间:2024-12-30 19:25:08
平面构成说课稿

平面构成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面构成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面构成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平面构成中的形象—活泼的点》,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⑴教材分析

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

本次课是教材第六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全书共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主要是通过项目学习法来展开学习。拓展模块从设计、构成基础、设计表现、设计简析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设计方法和过程。

⑵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是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较好的软件操作技能,却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有设计感的作品,而作为多媒体专业的从业者,除了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美术设计审美的基本能力,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⑶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

③能够运用理论为指定的图形进行组合。

过程方法目标

①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②初步具备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学生感知、体验、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创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①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由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引发对学习的热爱。

⑷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结合本课的一些特点和学生的一些实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①点构成的用途与功能;

②点构成的主要内容。

为了倡导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①对点构成的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呢?基于此,我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新模式,采用课前先学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四种方法。

⑴课前先学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先学”的学习方法。

⑵案例教学法: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展示收集的案例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吸引力。

⑶游戏教学法: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型小纸片,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音乐Lemon tree)

⑷视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领悟知识要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过程来展开分析教法与学法。

环节一、课前预习

准备绘画工具;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点构成设计作品,上传至班级QQ群文件,安排学生课上小组讨论,学生讲老师评,课前先学法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先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前将画家资料、作品介绍上传至QQ空间,为后面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环节二、课堂内容的引入

采用案例分析法,展示各小组和老师收集的生活中关于“点”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将学生吸引到创设的情境中。紧接着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环节三、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点的定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的直观展示,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结合点在平面海报、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也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什么学习点构成呢?

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提问点位于中心、下面、上面、侧面的不同位置给人的心理感受,在这一环节,学生踊跃发言,争相抢答,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以游戏搭线的方式将正确答案展现出来。

点的错觉:利用视觉的错视这一有趣现象,向学生提问,不同的答案,引起争议,教师讲解,加深学生对设计法则的理解。

4.点的构成:和学生一起重点讨论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豌豆花》,学生兴致很高,对作品中点的排列方式,图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学生讨论点评过后,老师概括点评。最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播放两段幻灯片 “点线面”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到了点的线化、点的面化,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平面构成线的形态、面的形态做好铺垫。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诣在避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能够使学生自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体现了教师不再是主导,转而成为协助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环节四、当堂练习

紧扣环节三,为了能让学生做到当堂掌握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布置好当堂练习巩固学习。

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以做游戏的形式: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接下来围绕引入的问题,学生展开自学,对老师布置的教学内容进行点的创作,老师课堂巡视观察学生自学情况并提出意见。

然后,进入作品讨论环节,各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来展示说明作品的设计构想与创意,讲解完之后再由别组成员点评,指正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倡导学生敢问敢说,营造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平台,克服了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得知识技能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模式。

环节五、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需完成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补充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游戏的形式阐明了点是一种视觉元素,是平面设计的语言符号。点的作用是增强设计的形式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新模式。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更能灵活掌握,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教学效果好。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

平面构成说课稿2

一、总述:

1、《平面构成》课程有什么用途?

它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意义?

解决形的创造及视觉语言的运用的问题。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平面构成》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及关联?

平面构成课程在平面设计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无论是将来进入设计行业还是现在技能大赛都要求十分重视本课程的教学。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视觉语言的系统训练,掌握关于形象创造的原理、规则,掌握系统的形象创造思维方式。

4、课程地位如何?《平面构成》所处的地理位置。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

前面已经安排了素描课程,结构素描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了一些透视常识、具备点线面的基础和造型的基本功及眼手脑协调等能力,为三大构成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点线面色形质构成知受力与思维开发训练以后,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PSAIIN3D等)就可以更高的效率开展初步的专项设计。

高年级的VI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对平面构成基本原理的运用和检验,也是对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5、《平面构成》课程安排意图、本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平面构成》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设计元素特性、骨骼与基本形、构成原理、创意思维训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构成训练,发展学生点线面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基本形的运用,骨骼结构的认识,质感运用等能力;建立爱岗敬业的情感、培养设计意识、养成设计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锻炼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明白手绘的构成图形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而新创图形是灵感的捕获与显现,是抽象劳动后的成果,是艺术天赋的展示和思维的纸面化形式,是劳动之后换来的喜悦;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创作艺术设计作品的艰辛和喜悦,才能培养起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抄袭、不侵权的价值观念,形成知识产权意识和积极创造精神财富的热情。

懂得设计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设计师的工作要求做事踏实勤奋,不拖拉,珍惜时间与人合作,开拓思维的领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丰富全面知识并注重阅历的积累。

二、说“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说教材

《平面构成》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个章节,涵盖平面构成发展简史、平面构成基本元素、图形构成位置关系、具象与抽象图形、思维练习等内容,结构图示如下:章节之间的关系明确,从发展史讲起,到设计基本元素点、线、面、质的分析,再到构成类型重复、对比、特异、等,对图形的类型抽象具象也做了介绍,还涉及思维练习。可以说本教材覆盖了平面构成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基础技能,从理论概念讲到构成方法,从技法训练拓展到思维训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大量图例有助于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且对构成在设计项目中的运用也附上了一些图例,如构成类的海报招贴数量不少。

2、教学目标

根本宗旨:“解决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训练对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专业设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强调通过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

职业技能目标

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试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设计过程是一种理性\逻辑活动,创造的画面形式偏于数学的美\次序的美。能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展示设计等领域的运用。

职业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拓展目标

能够突破创新,从某种构成形式中找出共性特征,然后举一反三。以理论为支撑,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审美和创新的经验。

3、教具准备

手绘用具:墨水、勾线笔、水粉笔、胶水、卡纸、棉线等材料和圆规、尺、剪刀。

上机实训: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投影仪、构成实训室。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何为重点,难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知识,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设计元素组合知识)、核心技能(点线面图形、设计基本形、构成方法技能和重像变像思维技能)和核心的构成原理(动势对比、密集韵律、对称均衡)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水平的提升。

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很薄弱;如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如交错式幻象图、边洛斯三角形。

(3)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如矛盾空间)。

(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如想像形态的哲学思考、扩张型思维等,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学情

让学生明白:设计是什么!创意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学生缺乏的四种核心能力:开发原创图形、了解版面排列、启迪创意思维、懂得构成原理。

优点:热情易于被激发、思维活跃;不足: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不了解设计组成=创意+艺术+技术;动脑筋的事情做得少,对临摹感兴趣,探究心理不足,好奇心不强,,眼高手低,看得多,做得少,从绘画走向设计,角色转变难。

构成是从绘画走向设计的桥梁。

五、说教法—如何搭建桥梁

——课堂现场教学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面授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动手绘画为主,把理论教学融入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去。

——外出写生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动手能力。吸收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思路、不断不断创新,把新的知识和方法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中去。允许学生在写生中见仁见智,充分自由地表达想法,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特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

比较分析的方法示例———虚线的位置、缺乏活力的构图、有意味的构图。

六、说过程

1、欣赏名设计师的作品为什么看不懂?引入构成概念。

2、奥运、世博的构成艺术。

3、生活中的点线面。

4、汉字再设计。

5、变形的风景(留意周围)。

6、有意味的图形创作(0801技师一班实习作业)。

7、运用基本设计元素排列创造多彩的图形。

8、讲述美的构成原理规则黄金分割等。

9、欣赏设计师的作品(专业网站、美术设计院校教学、专业圈子)。

10、走向主题设计。

11、成品—作品集。

平面构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向量之间的乘法,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把向量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数之间的运算。本节内容是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运算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为解决直线垂直问题,三角形边角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本节内容也是全章重要内容之一。

二:说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应用,以上三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以及它的灵活应用。

三: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因为本节课重点的坐标表示公式的推导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这节课我准备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几个重要的结论:如模的计算公式,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2)讲解式教学法

主要是讲清概念,解除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疑惑感;例题讲解时,演示解题过程!

主要辅助教学的手段(powerpoint)

(3)讨论式教学法

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

四: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借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从而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引导学生推导4个重要的结论!并在具体的问题中,让学生建立方程的思想,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准备这样进行:

首先提出问题:要算出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量?

继续提出问题:假如知道两个非零向量的坐标,是不是可以用这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表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呢?

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在此公式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1)模的计算公式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

(4)两个向量垂直的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第二部分是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更加熟悉公式并会加以应用。

例题1是书上122页例1,此题是直接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的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这个公式,并在此题基础上,求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公式例题2是直接证明直线垂直的题,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其实这一例题也是两个向量垂直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的一个应用: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是判断相应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题3是在例2的基础上稍微作了一下改变,目的是让学生会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这要有建立方程的思想。

再配以练习,让学生能熟练的应用公式,掌握今天所学内容。

然后是学习小结(由学生完成)

最后作业布置!

《平面构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